2024/06/30
本期相关的朴门原则:1、5、11
气愤
垃圾,垃圾,还是垃圾……
上次说到清理边界需要挖沟。挖沟的过程真是恐怖,有种掘地三尺全是垃圾的感觉。一层又一层的,各种塑料袋、零食包装袋、化肥包装、农药包装、罐子、玻璃、塑料瓶、鞋子、塑料地膜、白色泡沫塑料箱、玩具、电线、罐头等等等等,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东西全有。越挖越生气!
复杂
朴门设计过程的步骤一:“进行初步观察,了解地块情况”基本上就是初步了解周围自然环境情况的过程,而紧接下来的步骤二就是了解周围人文情况的步骤,比如鉴别利益相关方及其偏好、汇集各方智慧。
自私
我们刚搬来就开始清理臭水沟,虽然我们只清理流过我们家的这段沟,但是因为我们家是田边第一家,水沟的下游,这里堵住了上游都会淤积、发臭。所以对于我们的改造村子里的人是高兴的,因为一定程度上帮他们处理了他们之前不想面对的水沟。
疑惑
但我们发现水沟的治理对于我们和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不一样的。对于我们来说,除臭、清垃圾、美化都是一体的;但对于村民来说,是分开的。先不说美化了,各有各的审美。对于村民来说,除臭是重要的,因为臭味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但是清垃圾就不重要了,因为大部分垃圾是他们产出的,即便是我们清理了水沟之后,还不断地有新的垃圾进入水沟。
这个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之 “不知道”
真诚
刚来云南的时候,我们不断感慨这边的自然环境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地人靠山吃山,各种菌子和各种花做成的菜和糕点是最有名的,还有很多不那么有名的,比如松针、青苔、地衣等等;还有当地人用各种山里的植物治病,做出各种当地才有的土方药材。好多当地人都自豪地说我们在这儿不生病,有点小病用当地草药就好了。这些都让我们想当然地以为他们真诚地对待自然的馈赠。
简单
也许是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太过优越,人们自古以来习惯于索取自然、使用自然。然后大自然能有足够的能力快速恢复,就像每年的雨季一来就有菌子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过去几十年人类的新发明塑料、化肥、农药等化工用品是自然的净化能力无法快速消化的。
善良
村民们还会热情地将自己种的东西送给我们吃。
矛盾
在城里看不到施肥打药的过程,吃着也没觉得怎样,但看着打了药的食物送到我们手里,心里还是会有所芥蒂。但盛情难却,只能自己吃,不给孩子。
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之 “不觉得”
伤感
他们不觉得塑料污染和自己有关系。水沟的臭味只要经过就能闻到,鼻子会告诉他们这和自己有关系。而塑料污染在新闻中最常见的画面,就是在遥远的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海洋里有只海龟被绑住了,人们无法将这样的结果和自己随手丢的塑料垃圾联系上。
可怜
同样,村民们也许不知道或不觉得这些塑料垃圾、农药、化肥会对自己的健康有影响。城市里
的人也不知道或不觉得自己吃的东西都来自这样的农村土地。
脆弱
因为自己有了孩子,所以会买很多关于生育的书籍来学习。叶酸,是现在全世界都建议的备孕期间的补充品,其它补品不一定要,但叶酸是必须补充的。通常看到的解释是说叶酸能防止神经管畸形,以及一系列其它的婴儿畸形问题。但为什么我们父母那代人没有这样大规模地补充叶酸?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有这种畸形,需要叶酸来抵抗?
阴险
有些书籍中就提到了是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造成了婴儿畸形更频繁的发生。但主流媒体是看不到这样的关联的,也许是因为塑料产业过于庞大,牵扯到石油产业,是无法被取缔的,所以不能从源头解决,只能让大家补充叶酸来抵抗一下微塑料的影响。
埋怨
因为这“不知道”和“不觉得”的复杂关系,很难埋怨任何一方对污染负全责。不能说村民们故意污染土地;不能说市政宣传不到位;不能说学校没做好环境教育;不能说垃圾处理方没做好工作;不能说城市里的人希望吃这样土壤里长出来的东西……
能说
作为环境爱好者,我是能和村民多说塑料的危害,劝说少丢塑料垃圾;是能在网上多宣传相关的信息和危害。但这些说,不会起多大效果,因为人们不喜欢听说教,而且连自己个别家人随手丢垃圾的习惯都不会因为我能说而改变,何况陌生人呢。
冒险
我不确定怎么做最有效,但我觉得少说多做会比直接说教有用。比如,用有机的方式种出更好的作物让村民们和网民们看到不用农药化肥的方法,用更好的循环方式让村民们和网民们看到垃圾的处理方法,用更可持续方式使用和回收垃圾让村民们和网民们看到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法等。这一些方式不一定能有效果,因为如果翻车严重会被嫌弃,反而巩固了人们对老习惯的确定。所以是要冒险的。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