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上元

朴门设计过程 | 场地分析与概念设计

Updated: Dec 12

2024/12/06


本期相关的朴门原则:1、2、5、6、7、8、9、10、11


提问:到底什么时候才开始设计啊?Better late than never!


上上上上一篇结尾说下回要说说微观环境,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下次再说吧,拖了好几期,被各种意外事件拦路之后,终于轮上了!!


不知不觉都已经12月了,其实这篇在7-8月就写得差不多了,但是那之后就忙于各种事情,自己也在调整工作和学习的方法,所以没有空做最后的整理和发表,也没有选好所配的音乐。


这两天刚好有了音乐灵感,感觉也差不多该更新了,就来了:



微观环境其实也就是这个地块的环境,相当于朴门设计过程中的场地分析。由于这块地很小,所以我感觉概念设计和场地分析一起说比较直观。


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与评估是概念设计以及绘制设计图之前的必备工作。朴门给了两种分析法:扇区分析法和永续程度分析法。我觉得永续程度分析法更适合我,所以只用了这一种。在永续性程度列表上,场地各类特征按照所受限制条件的多少进行排列,限制条件越多的特征,排位越靠前。比如气候位于永续性程度列表的榜首,因为小范围的活动很难影响或改变气候。


气候分析


大理的环境气候已经在《用150平方米地融合生物动力和朴门永续农法》中说了。在这个大环境中,我们的位置在苍山和洱海之间,虽然都是大理境内,但与海东、下关、上关的气候还是会有些不一样(住的越久越发现就连在苍山不同峰脚下的气候也会有所差别)。差别主要区别是降水和湿度,以及其带来的一些温度上的区别。


不过总的来说,大理的气候是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差不大,不会因为过热或过冷影响植物生长。而且在这里能看到南方的植物,也能看到北方的植物。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不用太担心气候问题,只要想着自己想种什么就好。(先这么写着,以后再分享翻车经验……)


水体分析


地块位置在苍山脚下,但其实苍山脚下到洱海边还有很大一块几乎是平原的区域,比如大理古城所在的地方以及古城以东。而我们地块在这片区域的西边,还有一定坡度的地方。这一点差别从下图上看不太出来,但在水循环系统中是完全不一样的。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坡度对于排水性来说是决定性的。比如一开始清理边界时挖的那条沟,我一直很好奇之前沟不通的时候水怎么排出?完全堵住了怎么没有形成湖泊?连水洼都没有。下了几场雨才知道,坡上的排水性特别好,即便沟堵住了,水也能够通过重力势能从土壤渗透到地下向下排出到洱海。


而海边平原就没那么幸运了,连续下雨几天就容易成灾,积水无法再向下排放,作物都需要抢救。


许多作物、植物都需要排水好的土地。雨多不怕,怕的是积水,会造成烂根。就像盆养的植物盆底要有排水孔,地里则能够通过渗透、淋溶到地下水排水(以后可以专门说说土壤物理)。这也是我经历了一点雨季之后的发现。雨季一来,可能连续下雨一周多,山坡上的植物们不仅不烂根,还活得很快乐,这就是要感谢良好的排水性。

苍山洱海的水循环系统真是大自然的恩赐。苍山造水、洱海储水,在高原上形成一个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系统。怪不得连娃哈哈都把厂址选在苍山脚下。托苍山的福,我们的地块不需要担心水资源不够的问题,也不用过度担心浪费,因为“浪费”掉的水都会回到水循环中,储存到洱海,再经过苍山的过滤系统变成新的水。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不用考虑太多灌溉的问题,也不用考虑太多排水的问题,而这些也许是平原朴门农场绕不过去的点。(先这么写着,以后再分享翻车经验……)


土壤分析


土壤不是能轻松空运的东西,本地的土壤尤为重要。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造就了本地的植物群,以及生态环境,比如土壤物理中的排水性、团聚性、黏性等;土壤化学中的酸碱度、矿物质含量等,土壤生物中的现有生物种类、微生物群等。

可惜,土壤这方面是门前这块地的硬伤。这看起来是片杂草地,表面上看去掉杂草就能种菜了。但……不能以貌取地。由于历史原因,门口地块下面全是建筑废料,稍微挖下去几厘米就能看到石头、水泥、砖头、瓦片等等建筑材料,以及各种垃圾,中间可能还有巨大的空隙,没有特别多的土让植物生根。


不过,这倒是给足了我设计的空间!有困难才有解决办法嘛,要是都像水条件那样完美,我还设计什么呢?


可以想象,前人肯定是有各种困难才没法好好处理这块地的。比如我们在村子的位置,大量运土是不太可能了,因为车子进不来,同样的,建筑废料也运不出去,当场填埋就成了最经济的做法。


因此,我想到了用菜床来增加土壤深度,给作物的根足够空间生长。在很多农场、菜园中,菜床的作用是美观,或者有便于劳作、行走的用途。但在我这里,是个必须

大部分的一年生、两年生日常作物没有太深的根,因此也就不需要太深的土壤。所以我计划做30cm高的菜床,如果作物自己有能力,再把根延长到下面的土壤也是很好的。大小方面,我想做几个两米乘一米的和一米乘一米的菜床。这样的大小便于操作,也便于摆放。


坡度分析


坡度确实在排水方面是优势,但也会造成一些困扰。比如菜床在坡上摆放,就受到高低坡度的影响。坡度会影响到菜床内的排水,比如坡度下方被菜床板挡住,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积水。


于是我想到可以在菜床边框下方放置碎石块,这样多出来的水能够从碎石块的缝隙中排出,不会被坡度下方的木板挡住,这样植物不至于烂根,木板也不容易泡水腐烂。于是我想到可以在菜床边框下方放置碎石块,这样多出来的水能够从碎石块的缝隙中排出,不会被坡度下方的木板挡住,这样植物不至于烂根,木板也不容易泡水腐烂。

可以看出,图中短箭头部分是个比较陡的下坡;但是由于拍摄角度不太好,长箭头部分是个比较缓的下坡,标出来却是向上的。。。


有了这个设计,水最终肯定会被顺利排出,但菜床坡度下方的积水时间还是会比坡上方的长,相应的就需要留给比较不怕水的植物。


坡度还会影响营养,水向下流的同时,也会带走一部分矿物质,营养也许就会稍微少一点。


坡度还会影响劳作的人,有些角度在坡上不太好操作。


坡度还会影响到某些区域的设计和使用,比如休闲区、动线。因此,在这些方面还要多加考虑。


朝向分析


苍山脚下大理城的朝向都是坐西向东的。白天的阳光很好,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日晒。夏天下午4-5点之后部分地块的阳光会被房子挡住,刚好适合一些不需要太多阳光的植物;6点之后光亮还在,但太阳直射会被苍山挡住,为休闲区提供很好的凉爽之地。

还有就是菜床位置和光照的关系,季节会调整光照的时长,季节和房屋角度的配合更会影响具体位置的光照。比如上图中有两个菜床还在阳光中沐浴,我们工作的这个菜床已经没有直射的阳光了。所以需要考虑在不同菜床中种植对光照需求不一样的作物。


边界分析


之前几期几乎都在处理边界问题,这是个前期很重要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微观环境,还有永续循环的重要方面之一:堆肥,以及人文(在《朴门设计过程| 高级动物》中有说)。之前说的是当地人文,但在大理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游客。


许多游客喜欢走街串巷,到非常规景点去探索,当然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自己出去旅游也会这样。但有些游客看到我们门口目前还杂乱的状态,就会以为是个公共草坪而不是私人空间,没有什么边界意识。通常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太介意,但人多了、量大了还是比较麻烦,比如垃圾、踩踏、不礼貌的探访、不经允许的拍照等等。所以也想通过设计边界让游客们更有一个礼貌距离吧。


植被分析


现有植被基本上全是野草,常见的有龙葵、荨麻、粗毛牛膝菊、问荆、小蓬草、血满草、春蓼、苋、三叶草、黑麦草、蒲公英、水花生、多种酸浆、曼陀罗等。很多都是本地常见的野草,在好多地方都能见到。


草之外,地块中央有一个前人抢救回来的龙舌兰,非常狂野的外形,还挺刺激的。堆肥区有几棵不是很健康的柳树,希望它们能慢慢缓过来。

部分野草有过于强大的生命力和侵略性,对未来也许是个问题。比如粗毛牛膝菊:我们在墙角种了一些薄荷,薄荷的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很强,而且根系会连成一片,所以我们特地把薄荷从香草区转移到墙角,经过的时候都能闻到香味。可是前一段时间出差半个多月,回来发现连薄荷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植物之间都能被牛膝菊给侵略了。


在设计地块时,我们需要重新考虑野草的种类以及比例,更加丰富多样性,减少单一品种野草的百分比。甚至要呵护培育部分野草,以免在长成之前就被更强的野草PK下去。


野生动物分析


大型野生动物是没有了,但小型的就很多。比如蛇、癞蛤蟆、松鼠、屎壳郎、毛毛虫、蝴蝶、蜘蛛、蚂蚱、蟋蟀、蜈蚣、蠼螋、蜜蜂、泥蜂、马蜂、鸟、天牛、蜗牛、壁虎、蚂蚁、螳螂、萤火虫等等。这些都是我见过的且叫得上名字的,可能还有些没见过或不认识的需要再慢慢观察了。

在我手上拉屎的蜗牛%#@¥&*


我发现地下的建筑废料因为堆放的问题,中间有很多没有填上的孔洞, 这就给很多野生虫蛇类提供了完美的筑巢环境。听起来很可怕,但目前为止它们还没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困扰,我想是因为它们自己形成了有效的食物链,不需要入侵我们的领地寻找食物。


在设计过程中,我觉得野生动物不会造成太大麻烦,也许会通过我们的设计稍微改变野生动物的比例,但我相信它们能形成新的食物链循环,而且在我们的设计下更有多样性和活力。

蟋蟀


通达性和周边交通分析


在土壤部分分析过,我们所在的位置并没有特别好的道路,以至于稍微大一些的车都进不来,没法一次性大量运输原料,比如把以前的建筑废料运出去,或者是运土进来,这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不过场地分析就是如此,知道了有这方面的缺陷,也就知道怎么用其它方法补救了,可以发挥一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比如菜床。


运输方面“小电驴”还是挺好用的,能在村子里的小路里穿梭无阻。还有就是我们的户外车以及独轮车,这些能把少量的货物从停车场运进来。还好我们需要的总货物量不大,都能通过这些运输工具解决。


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分析


房屋和厨房是分开的两栋楼,之间有一个院子,没错,就是之前视频中我整理废木料的区域。



院子的安全性比较强,可以抵挡一些野生动物的袭击,把育苗区和一些会被动物吃的小水果(草莓、覆盆子等)放在院子里。


院子因为是水泥地,可以作为一些中转区和功能区,比如放置工具、避雨设施、安装设备等等。


有些农场的建筑物在农场内部,四面都能做些设计。但我们的建筑物只在地块的一边,没有太多互动关系的设计空间,限制了设计的可能性,但也减少了一些可能出现的困扰,难以判定这是优势还是劣势。


美感分析


这部分基本上都是永续性分析的最后一项,因为它因人而异,很容易改变。


永续性分析


地块虽小,但也五脏俱全,虽然没有独立的永续性,不过不影响地块加入到周边大环境的永续性中,也不影响局部对于永续性的贡献。比如,水就是一个完美的永续循环,土壤会逐渐改善,由于堆肥区的设立,许多有机质也加入了循环。

蛤蟆


概念设计


场地分析很快理清了概念设计时的思路,分析过程我已经基本提到了地块的优势和劣势,这些刚好就成为设计时的难点和易点,虽然都需要考虑到,但难点要重点考虑,易点附带上就好。


地块劣势(重点考虑):土壤、植被、通达性和周边交通

优劣同势:坡度、边界、野生动物、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地块优势(简单考虑):气候、温度、水、朝向


由于地块很小,设计上肯定不同于完整的朴门农场。小虽小,但也希望尽量五脏俱全,目前想到的功能区域有:菜床区、香草区、堆肥区、动物区、休闲区、生物动力区、果树区、边界区、工具区、安装区、避雨区(专为大理雨季准备)。如下图画了个草图,标出了概念上的区域所在的位置。

比如作物方面,本来就没有足够的地种植大量的植物,再加上土壤限制,缩小到菜床的范围,能种植的品种和量就更小了。所以我们决定在仅有的这一点种植区域中用最直接的解决方案:种自家平时吃的菜以及香草。香草区在离厨房进的地方,便于采摘使用。菜床区稍微远一些,也能形成一些屏障。

堆肥区中看到的蛇皮


南部边界旁边清理出来的那块地刚好能做成一个堆肥区,具体可参考上一篇《朴门原则|自制堆肥区引发的对第六条原则的重新认识》。除了堆肥区,南部区域的大小还足够在未来容纳下一个禽类动物区,比如鸡棚、鸭棚、鹅棚之类的。当地人推荐鹅棚,据说鹅能防蛇。


地块中间有前人留下的火堆、一颗龙舌兰、石桌石凳。我想,可以保留这些景观打造一个休闲区域。朴门设计过程中让自己舒服和休闲享受的区域也是很重要的。

火堆、龙舌兰、石桌、石凳


一开始就决定要融合生物动力和朴门永续,可说到现在都没提到过生物动力。没错,到目前为止我都在用朴门设计过程的思路来做前期的设计,而之后的种植过程会更多用到生物动力的理念和方法。比如,我想在地块东边的边界上种植生物动力启动剂的原料,虽然我没有空间和材料制作所有的生物动力启动剂,但启动剂原料都是一些很好的植物,能够养地、促进其它植物生长、作为伴生植物、制作疗愈植物制剂、增加生物多样性,还能作为美观的边界植物。


角落里还想种一两棵果树,丰富一下乔木的种类,以及产出的种类。


房屋边界上还能种植一些驱虫、驱蚊的植物,为家里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空间。

工具区则放在院子里,比较容易保存、防雨、防晒等。同样的,安装区和避雨区也适合放在院子内。


基本的概念设计就差不多了,剩下是更细节的设计方案。


终于开始设计了,还挺开心的,哈哈哈。


参考资料:

杰西 · 布鲁姆、戴夫 · 伯赫伦著,路遥、冯彦敏、刘雅婷等 译. 2023. 实用朴门农艺. 云南科技出版社

赛普 · 霍尔泽著,李茂春、李存钢译. 2019. 朴门农艺. 云南科技出版社

米歇尔·鲍尔茨著,王秀莉译. 2023. 零浪费堆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瓦伦丁,蒙提 著. 王,黛西 译. 2021. 生物动力园艺.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